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开风气的人物,他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他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并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胡适留学日记》是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1910-1917)所写的日记和杂记,共分为17卷,记述了胡适早年的文学主张和其思想演变的轨迹、读书经历,他对当时社会时事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以及与朋友间的交往、书信往来存稿等,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内政外交、社会变迁等许多方面,不仅是研究胡适个人,也是研究整个近现代中国的珍贵资料。
本书以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为主线索,插入人生各个阶段的重大问题,共分为“树头铜钲”等六节。
《胡适家书》,陆发春编著的这本《胡适家书》列有“孝敬篇”、“情愫篇”、“问学论世篇”和“教子篇”,即致母亲的信,致妻子江冬秀的信,致族叔胡近仁的信,以及致儿祖望、思杜的信。重点是致母书和致妻书,这是《胡适家书》的特点,自有它的价值。
胡适先生是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上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胡适先生毕生提倡民主、自由和理性思想,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胡适先生一生著述宏富,尤其是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等方面,著有多部优秀作品。本套丛书按照学术分类重新编排,如哲学、文学、史学、英文著作、日记、书信等,共计44卷。每类中凡已刊作品,按发表时间编排,未发表或未查明确切时间作品酌予处置。《胡适谈人生与哲学》精选收录了胡适经典杂文作品,包括《胡适谈人生与哲学:读书与做人》《胡适谈人生与哲学:人生有何意义》《胡适谈人生与哲学:容忍与自由》《胡适谈人生与哲学:四十自述》《胡适谈人生与哲学:我们所应走的路》,全套共五册。真实再现胡适在思想和哲学方面的精粹才华。
《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该文没有花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比喻
有间文库:四十自述,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较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民国时期文人中国梦的思路,当时知识分子寻求进步轨迹的重要内容。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来源于胡适本人意识的觉醒。他曾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记文学的缺乏,所以极力地劝告朋友们写下自传。但是,他却忘却了一点:中国历代所缺乏的正是写自传的精神。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虽说都是中国传统自传文学的代表作,但中国传统的自传以述志自省为主,一般篇幅也较短,容量十分有限,并不如胡适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写出来。所以,他主动在四十岁的时候,将前面的人生做一个总结。
悲观声浪里的乐观,《悲观声浪里的乐观》是打开胡适思想世界的一扇窗。胡适独立自由之精神,照亮今天的现实,照亮未来的道路。本书精选45篇杂文,充满积极的人生态度,跟大师学浮世中的乐观之道。别灰心,向前走吧!腰封胡适手书“不苟且”,为当下的年轻人树做人、为学之典范。一个健康的社会,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存在,容忍有不同的声音,才能使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
有间文库:容忍与自由,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是胡适给予现代年轻人的伟大启迪。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由胡适研究者采集胡适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启发性的52篇文章,囊括胡适思想的精髓,这些文章发表之时无不风靡全国,并席卷全球华语世界,令世人着迷。
看破不说破,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自由人生,《自由人生》由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胡适所著。在书中,他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
《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中国哲学常识》,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胡适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学术和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以及红学等领域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卓越的贡献。他的学术著作在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精心选取了胡适先生的部分文章,并将其分为“谈读书”和“谈做人”两个主题部分。在“谈读书”这一部分,胡适先生从探讨读书的原因入手,深入阐述了读书的方法、习惯和乐趣。同时,他还穿插了文学评论和文学创新的观点,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思考。而在“谈做人”这一部分,胡适先生则先对人生进行了总体论述,进而探讨了容忍与自由、修养与哲学等重要议题。他的这些见解旨在指导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生,提升个人的修养和境界。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一窥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的无数珍宝,更能深刻感受到他作为一位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处世睿智的大师所展现出的风范。这本书不仅是对胡适先生思想的一次精彩呈现,也是一本能够启迪智慧、引领人生的珍贵读物。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先生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基于他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以及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讲义,经过精心修改和扩充,最终呈现为一部采用现代学术方法全面而系统地探究中国哲学的专著。该书深入剖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展示了胡适先生在这一领域的深厚造诣。胡适先生在书中不仅继承了汉学家对哲学的严谨考究方法和丰富成果,更巧妙地融入了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他精湛地将中国秦代以前的经典与史学研究相互融合,构建出一个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学术体系。该书按照历史时代的推进和思想演变的脉络,对各个哲学流派进行了详尽的考证、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研究。胡适先生不仅阐明了每个哲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还深入探讨了它们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使得这部哲学史著作不再是简单的历史记录,而是一部充满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的哲学进化史。
本书是胡适对佛学研究的总集,收录了胡适一生所作的重要佛学著述。这些研究著述,以“怀疑”为前提,以“考证”为手段,推出了许多新鲜大胆的结论。著述的内容涉及佛教史特别是禅宗史的发展脉络,佛教典籍的真伪考证,高僧的生平等等。这些著述展现了胡适对于佛学的根本认知,是大众梳理佛教发展史的最佳入门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史》首次使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为后世哲学史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开出了全新的境界。
“人生有何意义?”这个问题似乎深奥,实则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人生的意义并非外在赋予,而是我们自己去探寻、去创造的。它可能高尚,也可能卑劣;可能清贵,也可能污浊;可能有用,也可能无用。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作为的结果。生命本身,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确实只是一系列生物现象的组合,似乎并没有特定的意义。然而,人与猫狗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生理构造,更在于我们如何赋予生命以意义。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我们为何而生,而在于我们如何生活。如果你选择将生命浪费在白日梦中,那么这就是你赋予生命的意义。但如果你选择振作精神,积极地去寻找和创造生命的意义,那么你的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将充满意义。生命的可能性是无穷的,因此,生命的意义也是无穷的。总的来说,生命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意义,它的意义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赋予它。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如行动起来,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胡适先生在他四十岁之际,回顾了自己丰富而多彩的人生历程。从他早年的信仰形成,到与母亲的订婚和深受慈母教育的影响,再到三岁时的入学启蒙,乃至后来经历的叫局吃花酒、醉酒后的冲突与反思,每一个阶段都是他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节点。而后,他闭门苦读,终于以优异成绩获得庚款留美的机会,这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最终,“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更是将他推上了学术与思想的高峰。在这部自传中,胡适先生不仅详尽地描绘了自己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和舆论界的重要贡献,更通过细腻而深刻的笔触,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读者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脉动与变迁。同时,自传中对于胡适先生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以及生活的北京等地方的描绘,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更是一部关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珍贵历史长卷。这些生动的细节和深入的思考,为我们理解民国时期文人的中国梦、探寻当时知识分子进步轨迹提供了重要线索。可以说,这部自传不仅是对胡适先生四十岁及以前生活、思想与事业的精彩呈现,更是一部深刻反映时代精神与个人成长的珍贵历史文献。
本书是胡适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系统论述,是其国学经典作之一。该书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以及庄子等人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论说与评判。此外,作者还对各家学派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演变轨迹进行了考证。从孔子的儒家学派到韩非子的法家学派;从墨子的“兼爱非攻”的思想到庄子的“无为而治”理论,胡适先生都做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我的《四十自述》,只是我的‘传记热’的一个小小的表现。这四十年的生活可分作三个阶段,留学以前为一段,留学的七年为一段,归国以后为一段。”这是胡适先生在序言中自己的总结。《四十自述》可谓是中国自传文学的“破天荒”之作。这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从“我的诞生(母亲订婚)”出发,接着年少求学、海外留学,学识不断精进,思想上也越来越成熟,终于在四十之前“逼上梁山”,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拥有鲜明的胡式风格,整本书行文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不回避。追随胡适先生的笔触,看他和自己的少年对话,他与自己的青年博弈,他为自己的未来指导,让我们从书中感悟生命的美好,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