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一部聚焦于李鸿章后半生的传记式小说,平叛乱、组淮军、办洋务、建水师、签条约、访欧美、劳疾亡、千古议,其人半生的经历,足以撑得起一部晚清史。围绕其人的历史争议,至今在海内外的学术界,依旧没有可以平衡各方观点的综合评价。其功,他提出了中国已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再进行国内改革变法,不仅建立了海陆军事系统,也建立了工业生产与金融秩序,世人应予以承认。其过,他一味的向腐朽的封建王朝低头,只知道向朝廷献愚忠,却不知维护百姓的利益,须知,官之大者,以为百姓谋福为己任。最终,因替朝廷签下数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条约,将自己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他的才气与私欲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梁启超曾中肯的评价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本书是一部聚焦于左宗棠后半生的传记式小说,早年归隐,晚年出山。镇湖南、平闽浙、攻陕甘、定边疆、举边防、憾终生,其人之军事天赋,总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有‘诸葛再世’之美誉。但其人之性情,却古怪多变且乖戾,若非与其共事相处,不足为外人道哉。但唯一不变的事实是,其在世之时,举凡是中华之领土,必定寸土不让,举兵攻之收之,天下人因感念左宗棠这般精忠报国的精神,都敬称其为‘左公’。他晚年一再制止朝廷定下的‘割地赔款’之屈辱政策,但因大限已至,终究再无回天之力,年过七旬病逝于福州。其同僚曾作诗一首,来表达左公的人生志向,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所以,纵观有清一代的晚期阶段,若称得上肱股之臣者,左公当之无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