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ōushí

不可收拾



成语拼音:bù kě shōu shí

成语注音:ㄅㄨˋ ㄎㄜˇ ㄕㄡ ㄕˊ

组成汉字:

成语解释: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成语例子: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成语正音:“拾”,不能读作“sí”。

成语辨形:“拾”,不能写作“十”。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事物破坏得十分严。

成语谜语:只收九人;只取玖名;定价九折出售

成语感情:不可收拾是贬义词。

成语繁体:不可収拾

近义词:不可救药土崩瓦解

反义词:蒸蒸日上旭日东升

英语:irremediable(be hopeless; be impossible to pull back; get out of hand)

法语:irréparable(irrémédiable)

不可收拾造句更多∨


1、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2、我很受打击,心情也真的是很失落,那种感觉很像是从天堂跌到了地狱。周围的同学有意无意说起的那些风凉话,使我更加抑制不住,哭得一发不可收拾。当然,哭的原因大部分还是在怪自己的不争气。

3、爱原来只是一个人心中的念想,当加诸到另一个人身上时,便再不可收拾,在看到他时,想到他时,那份感情便一倍倍在心里放大,有了相思。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