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bīng

弃甲曳兵



成语拼音:qì jiǎ yè bīng

成语注音:ㄑ一ˋ ㄐ一ㄚˇ 一ㄝˋ ㄅ一ㄥ

组成汉字:

成语解释: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成语例子:杀得冷军左支右绌,只好弃甲曳兵,败阵下去。(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

成语正音:“曳”,不能读作“xiè”。

成语辨形:“曳”,不能写作“戈”。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感情:弃甲曳兵是贬义词。

成语繁体:棄甲曳兵

近义词:抱头鼠窜丢盔弃甲

反义词: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英语:throw away their armou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

弃甲曳兵:成语接龙顺接


弃甲曳兵造句更多∨


1、不得已征兵数千,出去对阵,可奈兵心未固,遇了敌将,当即弃甲曳兵,纷纷溃散。

2、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3、一句话说完扬手一鞭,向前疾驰,行约二三里远近,但听前面鼓声大作,喊声震天,自家的铁甲军如溃堤之水,四分五裂,弃甲曳兵,落落然迎面奔逃过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