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āngcháng

三纲五常



成语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成语注音:ㄙㄢ ㄍㄤ ㄨˇ ㄔㄤˊ

组成汉字:

成语解释: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成语例子: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成语正音:“常”,不能读作“cáng”。

成语辨形:“纲”,不能写作“刚”。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成语感情:三纲五常是中性词。

成语繁体:三綱五常

近义词: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反义词:离经叛道大逆不道

英语: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三纲五常:成语接龙顺接


三纲五常造句更多∨


1、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文化运动,对维系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2、我们坚决反对三纲五常

3、我们应该对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进行猛烈抨击。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