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à xuè wéi méng
成语注音:ㄕㄚˋ ㄒㄩㄝˋ ㄨㄟˊ ㄇㄥˊ
成语解释:古代参加盟会者;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表示诚意。
成语出处:唐 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成语例子:说不定国王还要歃血为盟呢,珠槃玉敦的准备也是不可少的。(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成语正音:“血”,不能读作“xiě”;“为”,不能读作“wèi”。
成语辨形:“盟”,不能写作“朦”。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感情:歃血为盟是褒义词。
成语繁体:歃血為盟
近义词:对天盟誓
反义词:口血未干
英语:lick blood and swear
1、一个无意间陷入了一个恐怖的离奇事件的普通人,几个和他歃血为盟的好兄弟一次次在恐怖事件中挣扎只为那虚无缥缈的希望。
2、我以为我们曾经歃血为盟,但是大军压境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心里居然在隐隐盼着他投降,原来我只是渴望着有人能和我一起被俘一起受辱甚至一起被活埋,却没想好要不要一起厮杀。
3、在中国,没有什么比吃更能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爱则有割股之心,恨则欲食其肉,友则歃血为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