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quē

拾遗补阙



成语拼音:shí yí bǔ quē

成语注音:ㄕˊ 一ˊ ㄅㄨˇ ㄑㄩㄝ

组成汉字:

成语解释: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成语例子: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始得粗就隐话,拾遗补阙,商榷繁简,不无搔首苦心。”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补充别人所遗漏的事物。

成语感情:拾遗补阙是中性词。

成语繁体:拾遺補闕

近义词:补阙拾遗

英语:make good omissions and deficiencies

拾遗补阙:成语接龙顺接


拾遗补阙造句更多∨


1、这位七十多岁的老编辑,一生致力于辞书的编辑出版,退休后还一直在做拾遗补阙的工作。

2、尽管马先生对此诗已作了精当的考释,但拾遗补阙,尚可贡献一二于马先生灵前。

3、贞观中,累迁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有诤臣之风。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