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xiāng rěn wèi guó
成语注音:ㄒ一ㄤ ㄖㄣˇ ㄨㄟˋ ㄍㄨㄛˊ
成语解释:忍:容忍。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
成语例子:我们除向国民党提出抗议和善后条件外,仍然相忍为国。(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g”;“为”,不能读作“wéi”。
成语辨形:“为”,不能写作“卫”。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感情:相忍为国是褒义词。
成语繁体:相忍為國
近义词:委曲求全
反义词:针锋相对
英语:make certain concessions for the sake of national interests(show forbearance for the sake of the nation)
1、陕西兵与河南兵原本就意见极深,彼此不仅谈不上相忍为国,连最起码的信任也是没有。
2、交战双方应求同存异,相忍为国。
3、鲁国的国策是相忍为国,与其他国家常以姻亲方式建立友谊,多年不动刀兵,确实非常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