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ūnwángrǎng

尊王攘夷



成语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

成语注音:ㄗㄨㄣ ㄨㄤˊ ㄖㄤˇ 一ˊ

组成汉字:

成语解释: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成语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感情:尊王攘夷是中性词。

尊王攘夷造句更多∨


1、这些说法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尊王攘夷的需要。

2、借着打压尊王攘夷派的运动,而将屠刀伸向了反对自己的,拥立庆喜的一派人等。

3、最近朝廷很想力图振作,通常他们振作的方法,便是设法找个外敌,激起大家敌忾同仇的民族心,来达至万众一心、尊王攘夷、一统江山。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