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诡诈之术。
⒉ 间道;捷径。
⒈ 诡诈之术。
引《孙子·计》:“兵者,诡道也。”
曹操 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或饰真以讎伪,或挟邪以干荣,或诡道以要上,或鬻技以自矜。”
明 钱琦 《钱公良测语·淳风》:“若以成败论,则世之诡道成功者,岂皆足称者邪!”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至於 明 季,士大夫多喜言兵事,其説不务训练,而好崇诡道。”
⒉ 间道;捷径。
引《后汉书·卢植传》:“植 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从 轘辕 出。”
《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绍(柴绍 )诡道走 并州。”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四:“石勒 救 洛阳,诡道兼行出於 巩訾 之间。诡,不正也。诡道,犹言斜径也,此盖由捷径而往。”
⒈ 诡诈不正之道。
引《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⒉ 捷径。
引《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上》:「如闻冰船尽在渎中,未上枋内,可简壮勇者千人,诡道潜渡,袭取其船,以济大军。」
1、白邦瑞回美后宣称,孙子主张兵行诡道,战国时代越王勾践韬光养晦,只求“和平崛起”,结果吴王上当。
2、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兵行诡道,机动灵活是胜利之道,僵化呆滞是败亡之根。
3、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