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道家谓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后泛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不强求。
例闻昔人君崇尚土木,孰若清静无为,邑人以康。——宋·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
英quiet and inaction;
⒈ 亦作“清净无为”。 春秋 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提出天道自然无为,主张心灵虚寂,坚守清静,消极无为,复返自然。 汉 初实行这种政治策略。
引《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晋平公 问於 师旷 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浄无为。’”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臣谨按道家者流,本出於 黄帝、老子,其道以清浄无为为宗。”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曹参 师事道家大师 盖公,一切遵守 萧何 所定法令,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治。”
⒈ 指道家克制欲念,心神宁静,顺应自然的思想。语本后泛指任其自然,不以人力勉强作为。唐·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引《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西游记·第二回》:「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
1、而老子建立人教之后,以老君之名主修清净无为太上忘情,清静无为,也只收了玄都大法师一名亲传弟子在人间布道,倒也是尽得太清大法真传。
2、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
3、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道教可以看做是最早的一种主张“修身养性,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宗教,众多道家高人名士莫不淡泊于世俗名利,而追求一种参玄悟真的超凡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