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cháng

三长


拼音sān cháng
注音ㄙㄢ ㄔㄤˊ

繁体三長

词语解释

三长[ sān cháng ]

⒈  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

⒉  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

引证解释

⒈  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

《魏书·高祖纪下》:“初立党、里、邻三长,安民户籍。”
《魏书·食货志》:“魏 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

⒉  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

《隋书·艺术传·萧吉》:“《阴阳书》云:‘年命与岁月合德者,必有福庆。’《洪范传》云:‘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主王者。’经书并谓三长,应之者,延年福吉。”
《隋书·艺术传·萧吉》:“而本命为九元之先,行年为三长之首,并与岁月合德。”

⒊  三种长处。

《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宋 陆游 《史院书事》诗:“皇祖圣謨高万古,诸贤直笔擅三长。”

⒋  汉 郭笃、王宏、平陶 三人表字皆有“长”字,合称“三长”。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三:“郭篤 字 长信,与从舅 扶风郡 王宏 字 长文,平陶 字 长材 相善,并知名,海内号 太原 有‘三长’焉。”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