ē

阿私


拼音ē sī
注音ㄜ ㄙ

词语解释

阿私[ ā sī ]

⒈  偏私,不公道。

引证解释

⒈  偏私,不公道。

《晏子春秋·问下十九》:“晏子 对曰:‘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明好恶而显法禁,平赏罚而无阿私。”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四:“若燕閒之际,一人之言,尤加审察,故言无偏听,政无阿私。”
清 汪懋麟 《送屺瞻学士扈从谒陵》诗:“至尊选才无阿私,陵园纪载须弘词。”

国语辞典

阿私[ ē sī ]

⒈  偏袒、徇私。

《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

阿私造句

1、世多识先生者,请以余文与四壁对照而观,当不疑余为阿私之言也。

2、他的同乡后进吴光耀,则不以乡贤阿私为然,访求旧闻,秉笔直书,痛陈湘军之敝。

3、裁判要公正执法,不能吹黑哨,“不以亲疏,不有阿私”,让双方心服口服。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成语组词


单字解释


其他相关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