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搜集民歌。唐白居易诗题:“裴侍中晋公出讨淮西时,过女几山下,刻石题诗……故居易作诗二百言,继题公之篇末,欲使采诗者、修史者、后之往来观者,知公之功德本末前后也。”
⒈ 搜集民歌。
引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若遇採诗人,无辞收鄙陋。”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序:“因録田家之言次为文,以俟採诗者云。”
采集民间歌谣。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为统治阶级观风俗、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 《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於天子。”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刺史质敏以流惠,舒化以扬名,采诗以显至德,歌咏以董其文。”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五季 以降,虽四言之铭,且拱手谢不敏,岂独采诗可以观政云尔。”
⒈ 周代官府定期派人到民间采集各地诗歌,以观民情风俗,作为施政的参考。
引《汉书·卷三〇·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1、乘警迅速将其控制住,发现其行李袋内一瓶“采诗”牌男士洗面奶有猫腻,份量和手感都不对,一晃动还有硬物撞击瓶壁的声响。
2、周朝朝廷为了观风俗、知得失,专门设有采诗官,深入民间采集,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诗经》。
3、摄制组采用多种拍摄效果,生动地表现了西周时民间采诗、周太师尹吉甫编撰《诗经》、古房陵人在乡野水畔唱《诗经》民歌等相关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