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i

排比


拼音pái bǐ
注音ㄆㄞˊ ㄅ一ˇ

词语解释

排比[ pái bǐ ]

⒈  修辞方式,用一连串结构相似、内容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示意思,用以增强语势,使内容得到强调。

parallelism;

⒉  依次排列,使相连。

排比声韵。

put in orde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排批”、“排枇”。安排,准备。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至十二月内,即须排比农具使足。”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排批舟船,横军渡水。”
《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是时大王排枇鑾驾,亲自便往天祀神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文》:“公闻之,即处分所司,排比迎新使。”
明 汤显祖 《邯郸记·闺喜》:“天来大喜音热坏我的耳朵,则排比十里笙歌接着他。”

⒉  排列连比;编排。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係铭序》:“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则 李 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偶因见《岭海杂记》,有载六目龟出 钦州,只两眼,餘四目乃斑纹,金黄色,圆长,中黑,与真目排比,端正不偏。子细辨认,方知为非真目也。”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诗林广记>参评》:“潜溪 所谓搜求事迹,排比对偶,出於勉强之言,甚当。”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晚侨 江 淮,海警沓至,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櫝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復,先出其专涉兵事及尝所论议若干篇,为十有四卷。”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将其中的关于驾御 汉 人,批评文化,利用文艺之处,分别排比,辑成一书。”

⒊  修辞方式之一。由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句子成分接连构成。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词句排比过长,有失于含蓄。”

国语辞典

排比[ pái bǐ ]

⒈  准备、安排。

《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宫词》:「今宵驾幸池头宿,排比椒房得暖无。」
明·汤显祖《邯郸记·第一八出》:「喜珠儿头直上吊下到裙拖,天来大喜音,热坏我的耳朵。则排比十里笙歌接著他。」

⒉  依次排列在一起。

唐·元稹〈奉和荥阳公离筵作〉诗:「钧天排比箫韶待,犹顾人间有别情。」

⒊  一种修辞学上的辞格。用结构相似的句法,接二连三地表达出同范围、同性质的意象,称为「排比」。

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英语parallelism (grammar)​

德语Parataxe (S)​

法语parallélisme

排比造句

1、这个结尾奇崛,颇俏。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三个形象化的比喻,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戛然有力地归结全文。

2、我是一名三好学生,无论是从品德,或是从学习,还是从健康方面,我都十分用心。

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成语组词


单字解释


其他相关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