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
⒈ 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
引王朝闻 《一样与多样·创作、欣赏与认识》:“比如 蒙古 草原的牧歌,它那悠扬徐缓的拖腔,是在辽阔的草原这样的地理条件中,劳动人民为了有效地交流思想感情而形成的。”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二:“在引声拖腔之中,搀夹凿断勿连之音,正是南曲的特长。”
⒈ 戏曲、曲艺唱腔中为表现情绪而需要拖长的部分。有长有短,有的用于句中,有的用于句尾。在演唱中,拖腔多为字音尾音的延长,有的则加上衬字或衬词。是对原唱腔的进一步发挥,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1、王尔德衣着考究入时,举止温文得体,说起话来妙语连珠,那带有拖腔的牛津口音十分地道,慵惰中透出高傲。
2、如果名角心情好,嗓子“在家”,兴许某个小腔儿就翻高了唱,也可以多拖上几板;反之,可能该翻高的也会走平,该拖腔儿的会匆匆结束。
3、同时在旋律上,五大调又婉转曲折、善用拖腔,字少腔多,一唱三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