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成语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惊心破胆”。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他来上海也已经有两三天了,然而在前线炮火中的惊心裂胆,以及误陷入敌阵被俘那时候的犹疑委屈,还不曾完全从他脑膜上褪去。”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也,必使是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亦作“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
成语出处:清·唐甄《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成语出处:《隋书·经籍志四》:“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使人心中震动和悲哀。
成语出处:《宋书·周朗传》:“是杀人之日有数途,生人之岁无一理,不知复百年间,将尽以草木为世邪,此最是惊心悲魄恸哭太息者。”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同“惊心骇瞩”。
成语出处:季新《红楼梦新评》:“如今批了出来,准科学的学理,以指中国家庭的种种症结,使人阅之,惊心怵目。”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
成语出处:清·俞蛟《梦厂杂著·春明丛说·人骨箸记》:“骷髅累累,杂骨如竹头木屑,堆置墙角如阜……不禁惊心惨目。”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惊心丧魄”。
成语出处:明·焦竑《焦氏笔乘·支谈下》:“世方惊心褫魄,我独燕处超然。”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惊:惊吓;掉:恐惧,战栗。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成语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成语出处:清 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上卷:“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指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成语出处:清·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惊心动魄”。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惧内供状》:“将登山临水,总是惊心吊魄之场。”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同“惊心骇瞩”。
成语出处:达时《夫已氏之支那观》:“不学如余,固不能直揭其隐,亦聊为读者惊心骇目,不为所惑之一助云尔。”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内心感到十分震惊。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须达闻说,惊心骇神,渴仰之情,不离心腑。”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成语出处:《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或目所不睹,则忽而不戎,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