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令:命令。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果然现任县太爷一呼百诺,令出如山,只吩咐得一句,便有一个门上,带了好几个衙役,拿着铁链子,把这船上的老板、伙计一齐锁了带上岸去了。”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执法严厉。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形容恼怒到极点。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权大怒,欲自征渊”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
成语出处: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十八张冤状在此,铁证如山,老贼还有何辩!”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指罪证确凿;定的案像山那样不能推翻。案:犯罪的纪录或结论。
成语出处:明 孟称舜《郑节度残唐再创》第一折:“辘辘的似风车样转,道不的铁案如山。”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成语出处:《宋史 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成语出处:清 张惠言《馆试灵台偃伯赋》:“受降则积甲如山,振旅则执同听凯。”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成语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集如山。”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聚积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成语出处: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填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量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形容罪恶多而重。
成语出处:《新唐书·吉项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成语出处: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