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在牛山上发出的悲叹。讥讽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
成语出处: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南山:终南山。寿命像终南山那样长久。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成语出处:《后汉书 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指隐士的风范。
成语出处:清 王晫《今世说 雅量》:“[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谪状,躬耕自乐,洒然有箕山之风。”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江山:山川,山河,疆土。痛恨祖国河山沦亡敌手。
成语出处:唐·陈熙晋《骆侍御传》:“万里烟波,举目有江山之恨。”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成语出处:《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指隐居的念头。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比喻功绩伟大。
成语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江山:山川,山河,疆土;异:不同。比喻疆土易主,山河变色。
成语出处:《晋书·王导传》:“周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成语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二回:“听说宝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