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还。两汉。佚名。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对面这位大哥身手真敏捷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凹。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小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利落啊!
对面这位大哥身材长得好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道。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公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本领高!
对面这位大哥体魄好健壮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南。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匹狡猾狼,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心地善!
还(xuán):轻捷貌。
峱(náo):齐国山名,在今山东淄博东。
从:逐。肩:借为“豜(jiān)”,大兽。《毛传》:“兽三岁为肩,四岁为特。”
揖:作揖,古礼节。儇(xuān):轻快便捷。
茂:美,指善猎。
牡:公兽。
昌:指强有力。
臧(zāng):善,好。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89-190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88-190
旧说中《毛诗序》以为诗旨是刺齐哀公(周夷王时代人)迷恋打猎,致使齐国好猎成风,荒废政治,朱熹《诗集传》虽谓此诗“以便捷轻利相称誉”,但又有刺“其俗之不美”的看法。今人一般不取这些旧说,认为旧说系比附,从此诗中看不出有“刺”的意味。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89-190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88-190
此诗不用比兴,三章诗全用“赋”,以猎人自叙的口吻,真切地抒发了他猎后暗自得意的情怀。三章叠唱,意思并列,每章只换四个字,但却很重要,起到了文义互足的作用:首章互相称誉敏捷,次章互相颂扬善猎,末章互相夸赞健壮。首句开口便赞誉,起得突兀,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由衷的仰慕之情。他在峱山与猎人偶然碰面,眼见对方逐猎是那样敏捷、娴熟而有力,佩服之至,不禁脱口而出“子之还(茂、昌)兮”,这是发自心底的赞叹,“子”是对那位同行的敬称。次句点明他们相遇的地点在峱山南面的道路上。“遭”字表明他们并非事先约定,只是邂逅相遇罢了。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会那样惊喜不已,十分激动。第三句说他们由相遇而合作,共同奋力追杀两只大公狼。这里诗人虽然没有告诉读者逐猎的结果如何,但是从他那异常兴奋的叙述中,可以猜想到那两只公狼已成为他们的捕获物,读者从中也似乎分享到了诗人的喜悦。最后一句是猎后合作者对诗人的称誉:“揖我谓我儇(好、臧)兮”,这里诗人特点明“揖我”这一示敬的动作,联系首句,因为诗人对他的合作者十分敬佩,所以他才为自己能得到对方的赞誉而引以自豪。吴闿生称此为“渲染法”(《诗义会通》)。
全诗句句用韵,每章一韵,押在每句末尾第二字上:首章还、间、肩、儇为韵;次章茂、道、牡、好为韵;末章昌、阳、狼、臧为韵,句尾都以“兮”字收束,组成“富韵”,加上四、六、七言并用的参差句法,造成了舒缓的音节,读起来有一唱三叹的韵味。这种一唱三叹、反复咏唱的手法,对强化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赤乌行。元代。鲜于枢。木之用髹漆,初以为美观。睹兹赤乌材,乃知漆为木之九转丹。风雨霜露不能入,所以远历晋魏犹坚完。政如厚葬用珠玉,能令血肉经千年。凡物皆尚新,惟琴独求旧。古人遗迹既已少,近作吾无千岁寿。木不断生意,雨旸犹相通。及兹生意尽,发声始与金石同。巍巍乌龙山,岩壑秀且雄。桐江在其南,溟渤居其东。长滩落深峡,灌木号巅峰。子胥朝夕鼓馀怒,子陵庙貌存高风。托根于此岂复有,凡木感化何让龙门桐。我本山林人,奔走鬓已翁。何期造物私,锡此哀吾穷。琴成灭迹入深谷,歌咏尧舜甘长终。
归乡七首 其一。明代。何巩道。踏到危桥马自停,水边茆屋似晨星。泊多渔艇添新市,榻尽僧门出古铭。日落可怜村路黑,雨多方见草痕青。伤心华表归来晚,谁信千年鹤姓丁。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其十六。南北朝。萧衍。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清阴馆种楠。宋代。蒋堂。手植楩楠二千树,时当庆历五年春。还期莫道空归去,留得清阴与后人。
瑞鹤仙 得吷盦海上书,却寄。近现代。郭则沄。渺蓬山路断。南雁到、说道沧波又浅。收镫旧庭院。问瑶笙吹澈,春寒谁管。芳尊几换。剩暗尘、花外自软。料琼仙去后,飘尽梦痕,夜夜铜辇。莫笑雕梁意倦。一样竛竮,尽输樯燕。空帘怨晚。愁蛾影,怕人见。向高楼试望,烟芜如许,斜阳何处更恋。纵江春好在,应是泪鹃洒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