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岭春雪消,秦淮新水衍。万里蜀中人,见水思乡县。
去年在亲侧,今年在帝畿。非缘同产故,谁肯离亲闱。
一朝复一朝,思亲心若燬。问君刲股时,痛迫何如此。
初发白鹭洲,忽过黄鹤楼。巴陵寻旧里,荆门溯上游。
家林行渐迩,算程应预喜。猿啸岂关情,鹃啼空在耳。
倚门望莱衣,踉蹡五色归。供馔黄鱼美,登盘丹荔肥。
亲年方寿考,归来誓相保。长承膝下欢,不出门前道。
送王孝子归成都。明代。杨士奇。蜀岭春雪消,秦淮新水衍。万里蜀中人,见水思乡县。去年在亲侧,今年在帝畿。非缘同产故,谁肯离亲闱。一朝复一朝,思亲心若燬。问君刲股时,痛迫何如此。初发白鹭洲,忽过黄鹤楼。巴陵寻旧里,荆门溯上游。家林行渐迩,算程应预喜。猿啸岂关情,鹃啼空在耳。倚门望莱衣,踉蹡五色归。供馔黄鱼美,登盘丹荔肥。亲年方寿考,归来誓相保。长承膝下欢,不出门前道。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凄凉犯 寒柝。清代。陈维崧。一星星火红犹在,更阑空馆才觉。甚地勾栏,那条京瓦,喑呜腷脯。墙根市角。风递到、一城郭索。终不然、啼蛄吊月,或是夜丝络。此际无衣子,冷巷闲坊,睡何曾著。敲时和梦,似徐抛、零星珠雹。陡触霜威,愁杀是、此身寒薄。砉崩腾,柝声四起山月落。
春游故事。清代。永瑆。上春时节上京游,春雨春风尽未休。何处行云停翠管,几家明月入朱楼。山亭小部唐三辅,蜡烛轻烟汉五侯。燕子只知寻社垒,一年一度认帘钩。
后嚄唶吟。清代。刘大受。生不必荆吴九州陌,华驺横路交霜戟。亦不必河阳十里园,珠帘锦障围春暄。胡为狶膏棘轴走四海,乃不抗首归柴门。浮云万变渺难执,但见日月催晨昏。故乡亦未归,旧事不可论。忆我未坠地,大父已作吏。作吏三十年,还家旧物惟青毡。吁嗟先君我未面,北堂有母传遗编。寒宵篝火课我读,有时泪下如迸泉。大父归来时,我年已长成。我母望我长,我长乃复远徂征。栖迟两射金门策,飘零更作梁园客。梁园日晚西风急,沙尘蹴天窗牖黑。九衢车马去如织,觌面相逢不相识。黄河之水滚滚东南流,客子有家归不得。中夜孤吟起太息,家贫洁养干微禄。何曾盗得太仓五斗粟,半管毛锥残欲秃。匆匆走路歧,恻恻身上衣。重闱念我心伤悲,目断直北征鸿飞。腐儒刺促天所嗤,明年更索长安米。呜呼!苍天何不且使朔饱侏儒饥。
送玘大璞还山。元代。胡奎。放生池头朝雨晴,上人买舟明日行。飞锡还山双屐远,渡杯到岸一鸥轻。湖西猿鹤心先喜,海上蛟龙梦不惊。无限送春诗思在,尽情都付子规声。
为施衢州作超览堂诗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为州古云乐,今盖异昔时。看公振规模,于古端似之。乃知用有馀,如体运四肢。苟能尽此道,天下何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