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秋风擢桂枝,桂枝今日岂吾司。钟山宛宛行来见,淮水悠悠别后思。
平市烟花应我识,前朝陵寝没人知。道傍不用争先睹,便是当初赴试时。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七 至金陵。明代。王鏊。白下秋风擢桂枝,桂枝今日岂吾司。钟山宛宛行来见,淮水悠悠别后思。平市烟花应我识,前朝陵寝没人知。道傍不用争先睹,便是当初赴试时。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题元处士高亭(宣州)。唐代。杜牧。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游白马关次韵老杜《古柏行》。两汉。刘雄。庞公祠前双古柏,虬枝夭矫似金石。传是翼德手亲植,千八百年已千尺。双柏长护英雄灵,功业未就人所惜。尚想当时落凤坡,李代桃僵殒马白。金牛道旁绵竹东,殿宇庄严如梵宫。我来正值暮春候,落花寂寂户庭空。鹿头山色郁苍苍,危堞凭高还受风。三分自是皇天意,不使蜀汉毕其功。故夺侯命坏梁栋,一死如颓泰山重。绕墓三匝意凄凉,生刍一束谁堪送。生前高名匹卧龙,身后抔土埋雏凤。人生显晦亦何常,生材如此未尽用!
再和袁起岩韵。宋代。杨万里。一岁驩声沸此宵,游人丽服正飘飘。病夫未暇砖引玉,恶语翻成李报瑶。天遣素娥提雪月,江涵公子更风标。君家道是关门卧,却有新诗来见撩。
题竹送顾都御史还太康 其二。明代。杨士奇。潞渚初晴涨未消,衣冠祖饯出河桥。登名科第踰三纪,奉职京华已四朝。肯以暮龄孤宠禄,永怀幽兴在渔樵。岂知衰疾淹留者,怅望冥鸿不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