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共追寻,因君谐夙心。忽如金作谷,兀尔石成岑。
径转青萝曲,溪流绿树阴。亭台纷可悦,今日始窥临。
同赵景仁游邵氏郊园。明代。李舜臣。出郭共追寻,因君谐夙心。忽如金作谷,兀尔石成岑。径转青萝曲,溪流绿树阴。亭台纷可悦,今日始窥临。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湖亭晚望残水。唐代。白居易。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九日值连雨用古韵。明代。鲁铎。佳辰准拟酒肠宽,连雨翻教减笑欢。桂玉屡迟中妇馈,莓苔欲上野人冠。场无露积妨秋穫,箧未成衣犯晓寒。稍喜黄花解人意,含章有意候晴看。
书派河徐希秀才别业。宋代。释保暹。渺渺渡头路,客心难解携。半空山远近,寒日水东西。漾浦渔罾小,飞沙雁阵低。霜风起深夜,只是欠猿啼。
子庄出猎仆不与闻志康有诗次其韵。宋代。赵鼎臣。岁穷于冬春未涉,雪入田中馀润接。鹰鹯欲击胆方张,狐兔正肥心已怯。忽呼小队试周旋,直并西山穷射猎。将军约束金鼓震,令尹指麾豺虎慑。平原浅草阵横斜,后劲中权旗晔晔。林空肯使逸禽飞,泽竭不烦追骑蹑。正堪大嚼出馋涎,安用千金酬笑靥。风毛漠漠任教吹,雨血纷纷谁所喋。不容杜曲随李广,顾肯桑间问灵辄。庙谟不战方两阶,边尘已静休三捷。酩酊如余乃醉仙,雄豪似子真儒侠。明朝得隽傥相过,买酒尚堪吾倒箧。
次韵答李啬生二首 其二。清代。姚鼐。淮南饥岁奈愁何?湫隘贫官感倍多。精卫漫衔填海土,鸾凰自上觐天坡。谈经草长先生带,混迹流随举世波。一夕吟诗渡江岸,僧庐幽处拟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