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北风发,飘飖吹我行。他乡换双鬓,残岁转孤旌。
夜雨草根活,晨晖山色明。经过从候吏,杂树识方名。
进贤晓发。明代。李舜臣。道路北风发,飘飖吹我行。他乡换双鬓,残岁转孤旌。夜雨草根活,晨晖山色明。经过从候吏,杂树识方名。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挽姨兄尚书刘公五首 其一。元代。魏初。外家宅相悲零落,母氏风流记阿姨。独有吾兄今又去,百年亲话更谁知。
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 其一。宋代。林希逸。人间波浪胜扬澜,对镜知公有达观。晚喜骑驴半山去,早曾立马万人看。平头八秩身逾健,信手千诗兴未阑。应笑溪翁耽贝叶,但寻破寺访丰干。
满庭芳 道场山麓,太白山人。清代。吴伟业。铁笛横腰,鹤瓢在手,乌巾白袷行吟。仙踪恍惚,埋玉旧烟林。多少唐陵汉寝,王孙梦、一样销沈。残碑在、诗人高士,留得到而今。云深。记此地,相逢五隐,白石同心。喜今朝吾辈,酹酒登临。忽听松风骤响,苏门啸、仿佛遗音。归来晚、峰头斜景,明日约重寻。
望见卜魁城。唐代。方式济。一片沙昏数尺墙,断埤烟景亦苍苍。怪来战马防秋地,说是书生送老乡。五十三亭燕树隔,六千余里楚天长。劳肩息后寻诗料,雁月笳风拾满囊。
梅花引 即景。清代。李佩金。淡烟笼。碧帘栊。一缕炉香细细风。画楼东。月如弓。来与眉峰,两下斗玲珑。流莺枝上春将去。杜鹃声里魂何处。意无穷。句难工。小立花丛,含愁数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