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忆银床桐泣露,更思玉椀蔗流浆。天孙初嫁龙绡薄,却恐秋河入夜凉。
七夕舟中苦热。元代。马祖常。尝忆银床桐泣露,更思玉椀蔗流浆。天孙初嫁龙绡薄,却恐秋河入夜凉。
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马祖常。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夜泊斜桥同王与游顾子贻诸君步至灵岩小饮而下。明代。李流芳。胥江罢风雨,阴晴搅游思。落景灵岩下,维舟识所诣。入村山路近,疏松表塔寺。遂登山之椒,选石得小憩。已出青云端,揽彼远湖势。呼酒敌北风,新月排云至。溪桥横归路,似欲并幽趣。寻山亦偶然,造适焉取醉。
翰林同年绘像图。明代。吴希贤。岁聿云暮,玉河之堧。霰雪澄霁,风日清妍。君子有酒,来我同年。
尧峰古刹连翠微,黄茅盖殿白板扉。鸟窠蟒窟僧住少,秖馀山水含清晖。
楞伽山中大弟子,偶来飞锡披荆枳。石头路滑雪纷纷,却遇庞家老居士。
尧峰山清晖轩落成送楞伽寺弘上人归隐且见余志。明代。张元凯。尧峰古刹连翠微,黄茅盖殿白板扉。鸟窠蟒窟僧住少,秖馀山水含清晖。楞伽山中大弟子,偶来飞锡披荆枳。石头路滑雪纷纷,却遇庞家老居士。相期岩下种青莲,懒乞人间造业钱。无金布地不著想,有珠系衣且自捐。一袈裟地无十笏,绵蕞草构为禅室。松麈蒲团日日閒,黄花翠竹纤纤出。本来无住亦无生,究竟何能识净因。且将清澈宝云井,作供灯光华鬘身。涧底流泉鸣不止,峰头朗月恒如此。蝴蝶浮生梦已醒,莲花事业心如水。般若慈航咫尺间,菩提高树岂难攀。愿留白足常为伴,未许黄梅便出山。
寒夜。宋代。苏籀。铁檠知漏永,熠燿照蚍蜉。三策遗当世,一封陈厥谟。甫田须疾耒,巨浸想乘桴。应猝诚乖用,何名道不诬。
和范侍御安平城阅武。清代。庄年。豸冠讲武荷兰城,令肃惟闻铁甲声。襟带六州开要镇,屏藩一郡驻专营。牙樯日暖鲸鲵靖,鼓角风高燕雀惊。自是圣朝勤远略,重臣冬狩坐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