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士驰驱挽不回,高人嘉遁湛灵台。身违巨浸千寻浪,心属残灯一寸灰。
里巷幸容陪杖屦,朋俦何用话梯媒。清时会构凌云厦,留取公输简众材。
中丞公叠示佳章恬愉佚老情见乎辞如六日取蟾七年求艾之句至切至当聊述鄙悰发旅中一粲。元代。曹伯启。俗士驰驱挽不回,高人嘉遁湛灵台。身违巨浸千寻浪,心属残灯一寸灰。里巷幸容陪杖屦,朋俦何用话梯媒。清时会构凌云厦,留取公输简众材。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曹伯启。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南歌子。清代。许德蘋。竹径凉风袭,莲房晓露垂。新过小雨带烟滋。卧听朝来、风讯倍凄其。砌畔葵心冷,堤边柳发稀。渐添酒债渐添衣。一样帘栊、不似艳阳时。
艮岳百咏 清赋亭。唐代。李质。四海熙熙万物和,太平廊庙只赓歌。欲追林下骚人意,却是临流得句多。
林下。宋代。释清顺。久从林下游,颇识林下趣。纵渠绿阴繁,不碍清风度。闲来石上眠,落叶不知数。一鸟忽飞来,啼破幽寂处。
丹凤吟 社题,和清真。清代。杨玉衔。春懒花慵时候,听雨红楼,眠云山阁。冲帘归客,泥滑燕衔巢幕。烟先漾晓,游丝横路,润迫琴喑,寒欺衾薄。故国红楼旧梦,海外东坡,醒后还在天角。不断怪风掀浪,恼人但觉桃汎恶。一曲公无渡,听箜篌弹罢,情意消铄。飞花飞絮,等是去家流落。枉说忘忧歌采采,任芳馥盈握。愁思百遍,抛却为上著。
菩萨蛮。宋代。李好古。纳红销翠春风里。精神一撮金莲底。不是睡杨妃。绿珠娇小儿。一般娇绝处。半带疏疏雨。不解吐繁香。却教人断肠。
郊园即事寄萧侍郎(一作呈萧常州复)。唐代。戴叔伦。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