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吴理卿挽诗 其三。宋代。林希逸。白首同收召,追随仅一冬。公由卿出使,我去掖为农。上节归曾见,携琴愿莫从。伤心湖水外,石兽倚长松。
春雪。明代。陶望龄。犯寒先报数声雷,待约还停绕屋梅。山霭渐沉惊密密,雨丝初送转皑皑。戏量晓砌携筇步,欲拭春粘着屐回。湖水如妆景如画,可堪痴坐画垆灰。
送陆进士伯载还京四首 其二。明代。顾璘。古寺层岩曲,招寻屡为君。石门通细径,江木冷遥曛。崛起真龙性,幽栖但鸟群。归朝留旧迹,泉壑借馀芬。
天仙子 闺怨。宋代。范安澜。永夜空房情绪恶。莹莹一点灯花落。和衣伏枕细思量,前日约。昨朝错。惹个今宵眠不着。
汪廷俊以诗送蒲笋次韵答三首 其二。宋代。王安中。入俎溪毛亦细纤,调和终恐费梅盐。故应黄面瞿昙老,只说中边蜜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