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
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
对酒示申屠学士。唐代。戴叔伦。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食羊次韵。宋代。洪皓。肮脏无聊但独愁,未基降服作秦囚。分羹正值偿私憾,食肉安能有远谋。祈死难沽千日酒,苦寒谁赠王雪裘。包羞忍耻随缘分,深愧空餐自讼休。
秋夜梦同先慈赋诗得天上桃花之句觉后因足之。清代。王慧。太华峰头见上真,霞衣绰约是前身。海中若木何尝夜,天上桃花不计春。瞬息去来原是幻,片时欢笑亦相亲。钟声已碎昆明劫,好向毗伽问后因。
暮春。明代。余玉馨。风柔南陌草芊芊,渐近清和四月天。云净高楼无去雁,雨晴深苑有啼鹃。扫除花锦铺苔席,摇荡春光飞柳绵。屈指韶华如过隙,可令容易度流年。
梦入禅林有老宿方升座或云通悟禅师也。宋代。陆游。尘埃车马何憧憧,獐头鼠目厌妄庸。乐哉梦见德人容,巍巍堂堂人中龙。举头仰望太华峰,摄衣欲往路无从。忽然梦断难再逢,空记说法声如钟。
沁园春 桃花源次夫子韵。清代。顾太清。一夜东风,吹醒桃花,春到人间。趁月朗风柔,扁舟一棹,绿波渺渺,花影珊珊。洞里有天,天涯有路,风月莺花终古闲。惜春去,怕桃花结子,冷落神仙。此中大好盘桓。有人面、依稀似旧年。怅前度刘郎,如今老去,玄都种树,树已含烟。日暮天寒,露滋风损,开落无心谁与传。认不出,似婷婷倩女,素魄娟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