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昨非,伯玉有遗风。
而我岂谓然,野蓬生麻中。
年来更世患,颇悟穷与通。
所失岂鲁宝,所亡非楚弓。¤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序)。元代。戴良。五十知昨非,伯玉有遗风。而我岂谓然,野蓬生麻中。年来更世患,颇悟穷与通。所失岂鲁宝,所亡非楚弓。¤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次韵答崔公孺比部至陈桥驿来别相会。宋代。韩琦。永日劳君倍驿驰,相期无失见相思。义均吕驾来千里,情过阳关书一卮。喜接禅医开道眼,愧逢诗将立降旗。此行且纵漳滨卧,免弄幽并侠少儿。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三十五。近现代。周岸登。篆伴芝英画彷迂。射工穿叶未嫌粗。御轮学得临风态,六艺通材擅得无。
抽帆宦海觉身轻,惭愧人传大树名。噩梦未能忘马革,初心且与证鸥盟。
苦无奇迹酬知遇,剩有余生颂太平。笑语山东诸父老,急收刀剑事春耕。
道光壬午五月自曹镇任奉命致仕返黔俶装将行赋长句四章敬以纪恩兼用志别 其三。近现代。刘清。抽帆宦海觉身轻,惭愧人传大树名。噩梦未能忘马革,初心且与证鸥盟。苦无奇迹酬知遇,剩有余生颂太平。笑语山东诸父老,急收刀剑事春耕。
过逍遥山。宋代。严羽。来过许仙宅,复窥洪崖井。地逐灵胜高,兴接烟霞永。伊余坐昏垫,久欲还林岭。明发囊丹砂,归欤鍊颓景。
冬十月百卉尽劳。宋代。杨冠卿。淳熙戊戌冬十月,恰似东风三月诗。冰霜不变沍寒色,溪壑次第回春姿。花情柳意已无耐,红英粉艳争纷披。道傍牛喘不复问,欲了公事真痴儿。
客海陵光孝寺秋深感怀二首简盛克明 其二。元代。李元圭。孤灯照无寐,飘泊寄僧房。蕙草零秋露,莎鸡啼夜墙。愁来嗟伯道,老去忆冯唐。晓把青铜镜,生憎鬓底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