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出城门兴便浓,晴光野色两俱融。
柳方染得三分绿,桃已熏成一半红。
山涌林峦荒寺隐,湖分港汊小舟通。
相携各自论年事,几度春风一鬓蓬。
用雪坡春色韵。宋代。刘学箕。才出城门兴便浓,晴光野色两俱融。柳方染得三分绿,桃已熏成一半红。山涌林峦荒寺隐,湖分港汊小舟通。相携各自论年事,几度春风一鬓蓬。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刘学箕。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相和歌辞。乌夜啼。唐代。张祜。忽忽南飞返,危弦共怨凄。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五月十六夜汲扬子江心泉煮武夷茶戏成一绝。明代。唐桂芳。三更无寐坐官航,澹月朦胧色似霜。扬子江心泉第一,何妨为煮建茶香。
送友人之楚州。宋代。严羽。黯黯离筵夕照收,江城羌笛起边愁。念君此去三千里,何处关山是楚州。
丹元子步天歌 其四 南方七宿。唐代。王希明。星,七星如钩柳下生。星上十七轩辕形,轩辕东头四内平。平下三个名天相,相下稷星横五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