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密藏溪路,香清汤客襟。
碧筒聊助饮,紫橐自供饮。
鱼戏凉波动,龟巢夕雾深。
横塘双桨急,菱唱有余音。
荷叶。宋代。王珪。柄密藏溪路,香清汤客襟。碧筒聊助饮,紫橐自供饮。鱼戏凉波动,龟巢夕雾深。横塘双桨急,菱唱有余音。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再游吴寺。宋代。释云岫。南流吴家三冢寺,老僧死尽树重栽。绕廊行问无相识,认得冥真是旧齐。
赠立虚舟。宋代。叶茵。植仗踞磐石,邂逅跄踉师。叩之何方来,偃息招鼋池。杭芦访莼江,临流弄涟漪。春老芳事歇,风前蒲差差。人景与心会,聊以声吾伊。作茗话今昔,几逢夜壑移。达哉无住想,遥与蒙庄期。名似囿於物,非庄所能知。三语三不答,出门宾晴曦。
初得南园。宋代。苏辙。倒囊仅得千竿竹,扫地初开一亩宫。千里故园魂梦里,百年生事寂寥中。晏家不愿诸侯赐,颜氏终成陋巷风。洗竹移花吾事了,子孙他日记衰翁。
琴鹤双清亭。元代。吴当。结亭绝嚣尘,窈窕北堂东。新竹雨满林,老树云半空。开轩纳归鹤,据石理丝桐。昔贤尚高洁,以此随行踪。尔祖罄遐思,坚贞副深衷。锡谥既有尚,素心谅能同。水木托本源,芳润信无穷。大雅继宏响,遗书满庭中。工歌赞前勋,述德宁有终。何时戒仙驭,抚席聆仙风。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五。明代。释函可。破衲萧萧自一峰,思君斜倚最高松。为留一片松间月,间叠溪桥候短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