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一梦黄粱熟,人生正如水中木。不向黄尘瞠病目,悽悽犹寄一椽屋。
物外日月无淹速,苟能自达万事足。清明神观何可渎,不在文章夸满腹。
少壮已往谁能逐,此身正如车轪毂。始来齐山秋正肃,山间于于太古俗。
穿云作巢倚山麓,白发老人谁检束。山松森森半天绿,松下石色如苍玉。
古人清风那可续,夫子知我心所欲。饮光一衲隐穷谷,不复区区论往躅。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 其一。宋代。沈辽。邯郸一梦黄粱熟,人生正如水中木。不向黄尘瞠病目,悽悽犹寄一椽屋。物外日月无淹速,苟能自达万事足。清明神观何可渎,不在文章夸满腹。少壮已往谁能逐,此身正如车轪毂。始来齐山秋正肃,山间于于太古俗。穿云作巢倚山麓,白发老人谁检束。山松森森半天绿,松下石色如苍玉。古人清风那可续,夫子知我心所欲。饮光一衲隐穷谷,不复区区论往躅。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沈辽。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两汉。佚名。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次韵潘舍人画轴 其一。宋代。韩淲。风霜归老干,岁月长枝柯。矗矗荒村外,人人占落坡。
送陈思献赴金陵。明代。郑善夫。昔慕蔡夫子,今知陈使君。深居避矰弋,用志到羲文。却向金台别,翻将宝剑分。秣陵依隐地,养拙幸相闻。
雨晴至江渡。唐代。柳宗元。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锦钱馀笑 其十一。宋代。郑思肖。一火陶铸来,莫不皆完具。岂有一造化,而劳别父母。可怜生盲者,当面不辨主。此理甚无斁,唾汝化为土。
今秋行。元代。方回。八月十五夜赏月,楼台丝管沸金穴。百万珠帘卷嫩凉,茉莉花阑木犀发。八月十八日观潮,幕帟粉黛迎兰桡。雪山沃天雷动地,出没工旗争锦标。此是钱塘旧风俗,骄贵小儿生华屋。四时有春无秋风,常知歌笑不识哭。一年不似一年秋,渐衰渐老成白头。去年之秋尚云乐,今年之秋何其愁。中户田租三万石,水潦不容收一粒。况从兵乱窘避地,白璧黄金俱丧失。前朝后市旧富人,半作道傍蓝缕身。委巷小民或绝食,粥卖伉俪捐僮侲。一切时节不复讲,履长贺岁犹卤莽。淫雨连旬未必晴,潮何人观月谁赏。月缺月圆宵复宵,潮落潮生朝又朝。事与承平不异处,唯有南来秋雁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