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会饮我後至,谁欲比我为王戎。
笑知卿辈意易败,起诮便与俗物同。
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修竹中。
杳尔山河隔千里,此心正有古人风。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宋代。梅尧臣。昨日会饮我後至,谁欲比我为王戎。笑知卿辈意易败,起诮便与俗物同。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修竹中。杳尔山河隔千里,此心正有古人风。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自晓存心诀。宋代。晁迥。心息音,混融深。智先觉,念无侵。随办及,即漫寻。用此法,存于心。
六月十五日西湖宿斋。宋代。朱翌。并硝西去望南屏,但见烟云日日新。山色渐争秋气势,荷花全露晓精神。洗心用此无边绿,处世端能不染尘。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
大云寺茶诗。唐代。吕岩。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再叠前韵 其八。清代。丘逢甲。未得萧郎作骑兵,已教鲍照赋芜城。枯桑摇落天风急,残夜苍凉海日生。怖鸽露寒依佛影,愤鼍潮起应军声。新歌懒付珠儿女,自写崟崎历落情。
题幸蜀图。清代。李良年。掩尘黄帕哀琵琶,延秋门上乌哑哑。侍臣趋朝漏未息,岂知辇道吹秦沙。蛾眉绝影清渭水,太子始控飞龙騧。手挥红甘祀香魄,尚有生荔来天涯。三银船本少年事,臣倜进酒君王嗟。倚毫写此图者谁,伯驹好手今犹夸。山根潺湲碧无底,阁道蛣屈梯穿霞。法仗细琐不暇整,从官触热欹乌纱。就中缓辔意态殊,三郎捉鞭非翠华。金盆皇孙不可认,疑是羽葆风回遮。宫人军装或雁次,或稍前却载以车。明驼夹道卧石罅,奚奴避日攀槎丫。长鞦短鞚挂一发,高者蚁附低旋蜗。此皆左膊印风字,尾侧赭汗流三花。不使蹴踏渔阳儿,首俯耳帖何为耶?峡耕无人峡田绿,悬流淙淙水满畬。薄云千里带村角,忽转细径疏篱斜。似闻子规响深壑,何有雪羽相笼笯。白头父老出不意,亲见万乘临山家。当年驰驿写嘉陵,化为飞烬随黄麻。蜀山嵌空说王宰,讵有真迹留涪巴。即今皴染渐剥落,松煤不复浓于鸦。昔人画此意有托,眼明且爱烟峦赊。黔南开府擅珍赏,更束缥带缄红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