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
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
尚恐有所翳,独见不能强。
嗟尔足与足,何为欲竞伤。
捉驰有有职,勿使心悲凉。
拟陶体三首其三目释。宋代。梅尧臣。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尚恐有所翳,独见不能强。嗟尔足与足,何为欲竞伤。捉驰有有职,勿使心悲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汉卿再判池州。宋代。赵公豫。阀阅清华自职方,长才重莅古池阳。刑曹借箸邀宸眷,秋浦分符定庙堂。熊辂声闻舒骥足,朱旗色映快龙光。公馀寄兴耽文字,彩笔仍流翰墨香。
和咏物诗十首 其九 松涛。明代。卢龙云。幽姿错落涧边生,虚谷泠泠应水声。烟雨濯枝泉始达,风雷排干势初倾。轻花并逐虬龙起,飞沫时沾鹳鹤鸣。疑是天河倒峡出,润馀草木更敷荣。
送翟御史佥山北宪。元代。吴当。北京开臬府,持节肃群工。宠甚郎官幕,威仍御史骢。承恩方踖踖,辞阙去匆匆。紫气榆关外,朱轓瀚海东。霜寒翻鸷鸟,云影送冥鸿。观省穷辽水,从容问国风。宸衷推恻隐,庙议动昭融。已觉皇威布,常令主泽通。边烽无野战,物色屡年丰。善政应除弊,贞心独秉忠。祀朝依碣石,宾日候王宫。处处讴歌起,家家乐事同。勋名宜立致,簪绂会登崇。更草匡时疏,慇勤达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