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从京索间,跃马望春山。
气象归王国,丘陵接汉关。
长榆啼鸟乱,细草牧陂闲。
老厌行涂路,因歌送子还。
李审言归郑州。宋代。梅尧臣。尝从京索间,跃马望春山。气象归王国,丘陵接汉关。长榆啼鸟乱,细草牧陂闲。老厌行涂路,因歌送子还。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伤春词柬继芳 其二。明代。秦旭。东风阵阵花狼籍,老夫钩帘空叹惜。往来扶病欲出门,门外春泥深一尺。徐家园里葛家楼,回首繁华逐水流。安得红颜生羽翼,玉笙吹上昆崙丘。
托潘子会致询沈君典。明代。张元凯。倾盖交情别后真,凭将桐水寄殷勤。怀中一片沧溟月,欲报宣城郡里人。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宋代。欧阳修。忆君去年来自越,值我传车催去阙。是时新秋蟹正肥,恨不一醉与君别。今年得疾因酒作,一春不饮气弥劣。饥肠未惯饱甘脆,九虫寸白争为孽。一饱犹能致身患,宠禄岂无神所罚。乃知赋予分有涯,适分自然无夭阏。昔在洛阳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萌芽不待杨柳动,探春马蹄常踏雪。到今年才三十九,怕见新花羞白发。颜侵塞下风霜色,病过镇阳桃李月。兵闲事简居可乐,心意自衰非屑屑。日长天暖惟欲睡,睡美尤厌春鸠聒。北潭去城无百步,渌水冰销鱼拨刺。经时曾未著脚到,好景但听游人说。官荣虽厚世味薄,始信衣缨乃羁绁。故人有几独思君。安得见君忧暂豁。公厨酒美远莫致,念君贳饮衣屡脱。郭生书来犹未到,想见新诗甚饥汤。少年事事今已去,惟有爱诗心未歇。君闲可能为我作,莫辞自书藤纸滑。少低笔力容我和,无使难追韵高绝。
送果上人游五台。宋代。林景熙。万里参师最上关,五台高处雪花寒。出门有碍邻吾老,独枕残书梦杏坛。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六。清代。许传霈。长城围万里,跂望何迢迢。盘曲危鸟道,旷远顺鸿毛。仰天向阊阖,风雨起崇朝。烟霞合琉瓈,翡翠集兰苕。添筹南极星,酌酒北斗杓。秦娥奏新曲,麻姑引玉箫。终古帝王家,簇拥列鸾轺。愿从赤松子,长揖去市朝。
四阳庵松歌。清代。纪迈宜。昨日樱桃园里竹,千竿簌簌黏衣绿。今朝四阳庵里松,数株盘礴来天风。一株根蟠巨石上,郁律绾结龙蛇状。忽伸一爪掀岩峦,石破天惊泣相向。七株离立寺门前,乱飘翠雨霏苍烟。当门兀坐啜苦茗,但觉云烟幂历相钩连。于中两株尤诡异,槎丫撑突夜叉臂。如擎剑戟拥麾幢,偶卫仙官下游戏。又如空中悬丹梯,从此步步直上排云霓。可望不可到,不如醉倒童子争扶携。四阳之松真奇绝,往来常听游人说。此际徘徊意未厌,重过偃卧松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