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后千寮竦,林间百岁将。同官皆不在,异世已如忘。
犹辨蝇书细,能令鸠杖光。洪崖今可见,未必有丹方。
姜御史年九十六。明代。归有光。柱后千寮竦,林间百岁将。同官皆不在,异世已如忘。犹辨蝇书细,能令鸠杖光。洪崖今可见,未必有丹方。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归有光。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春晚鉴江书怀 其一。明代。区怀年。晓寒谁念客衣单,宿雨藤窗曝未乾。十亩闲田堪种秫,蒯缑何事向人弹。
早朝咏炉烟次同院韵。清代。傅以渐。玉殿晨开静羽旗,遥看烟气上彤墀。微升宝鼎分行细,直接晴云散缕迟。旭日乍融光似篆,晓风欲定霭成丝。清芬想像浮龙衮,仗外千官望自知。
寄镏知事。元代。郭奎。云澹倩山夕,灯湖更在东。何人共来往,独忆紫芝翁。馀霞散江渚,帆落上潮风。沿流弄明月,安得与君同。
一落索(信守王道夫席上和赵达夫赋金林檎韵)。宋代。辛弃疾。锦帐如云处。高不知重数。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莫待燕飞泥污。问花花诉。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岁寒三友 夜雨留别张祖望毛稚黄。清代。沈谦。南楼月夜宝灯红。一饮千钟。诗成镂版,曲就上弦,春似情浓。醉卧锦屏,满身花影重。流年谁信太匆匆。南北西东。雨黑今宵话别,衰鬓如霜左耳聋。记取后期,桃花黄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