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间大宅身,思量何事不飞尘。而今欲学皋桥隐,少却堂前举臼人。
丁未初度泊池阳自寿兼忆李安人 其二。明代。袁宏道。四十年间大宅身,思量何事不飞尘。而今欲学皋桥隐,少却堂前举臼人。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题度仪堂四首 其一。宋代。张继先。屡赏中秋月,山堂亦怅哉。暂居行百日,常觉近三台。大木声深夜,脩篁荫静阶。倘非能自度,何以见归来。
鹧鸪天 九日晋溪。元代。魏初。何处龙山事不偏。晋王祠下水浮天。参空铁树三千丈,刻石名臣五百年。歌浩荡,酒如川。暂陪珠履对风烟。自怜白发无能事,只有丹心在日
还自庐州呈孟祥用卿三首 其一。明代。娄坚。巢湖亦云险,旷焉豁心胸。于时雪初霁,山高玉众巃。嵷山亦逦迤,拱揖互为容。风帆顷刻过,我目不得穷。但见连樯来,横亘若垣墉。缅怀草昧初,舟师汇元戎。至今赵与俞,庙食崇元功。奈何濡须坞,纷纷斗枭雄。非无爪牙士,所攀非真龙。信知圣人作,万象开晦蒙。
鹊踏枝四首 其一。近现代。刘斯翰。星汉西流明月坠。双雀喧晴,炯炯愁无寐。谁见寒宵眠复起,孤衾清泪如铅水。绞恨为经悲作纬。悲恨千寻,难挽重泉闭。何日旧欢新怨地,缠绵心事埋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