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
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峰回秋碍海鹘飞,日出夜听天鸡唱。中有一泉长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
老藤阴森洞府黑,树上不敢留栖乌。常年祷雨车,来此投今符。
灵旗风转白日晦,马鬣一滴沾三吴。岩峦苍苍境多异,樵子寻常不曾至。
探幽历险未得归,忽听钟来涧西寺。此时望青冥,脱略情尘世。
白云冉冉足下起,如欲载我升天行。古来名贤尽何有,唯有此山长不朽。
欲呼明月海上来,照把长生一瓢酒。浮丘醉枕肱,洪崖笑开口。
天风吹落浩歌声,地上行人尽回首。
阳山。明代。高启。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峰回秋碍海鹘飞,日出夜听天鸡唱。中有一泉长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老藤阴森洞府黑,树上不敢留栖乌。常年祷雨车,来此投今符。灵旗风转白日晦,马鬣一滴沾三吴。岩峦苍苍境多异,樵子寻常不曾至。探幽历险未得归,忽听钟来涧西寺。此时望青冥,脱略情尘世。白云冉冉足下起,如欲载我升天行。古来名贤尽何有,唯有此山长不朽。欲呼明月海上来,照把长生一瓢酒。浮丘醉枕肱,洪崖笑开口。天风吹落浩歌声,地上行人尽回首。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以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为韵赋十诗 其七。宋代。李彭。昔者温简舆,王屋颇清旷。建封礼为罗,非复无度量。落胆劾权臣,笼街速官谤。舆栈胡不归,猿鹤俨惆怅。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贺新郎·秋晓。宋代。蒋捷。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晚春喜友人至。宋代。吴锡畴。柳门竹巷静生苔,节序俄惊物物催。一雨拉将寒食过,百花让与牡丹开。若为缱绻留春日,正可淋漓纵酒杯。呼舞忽闻猿鹤喜,儿童忙报故人来。
与韩克瞻苏安道守岁。明代。沈周。杪岁乐合并,留恋甫及除。不可负奇遇,请勿歌归与。天地一逆旅,所在皆吾庐。各念年岁改,忽忽不我储。相守戒毋寐,彻夜亦须臾。四序流且既,其程惟仅馀。丑鸡苦无情,督曙声喔如。隔邻促沽酒,一一围地垆。传杯相彼此,巡次不可虚。林静风灭响,雨迹良渐疏。俯仰百年内,几人今夕俱。人情与节物,揽笔吾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