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巾裹比丘衣,炊黍烹葵尽解肥。无石可留初起牧,有乘专待世亲归。
正月六日送舍弟河口即事偶成 其四。明代。王世贞。道人巾裹比丘衣,炊黍烹葵尽解肥。无石可留初起牧,有乘专待世亲归。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贞。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扶风道中十四首 其二。明代。康海。凤泉东是美阳城,秦后离宫迹已平。细草不知龙辇去,城边日日唤愁生。
早冬湖上。宋代。周端臣。晴湖水落葑田乾,白鸟飞来立晚寒。杨柳不知秋已远,尚摇疏翠拂栏干。
寄怀青原药翁。明代。王夫之。霜原寸草不留心,一线高秋入桂林。哭笑双遮∴字眼,宫商遥绝断纹琴。情知死地非长夜,屡卜游魂得返吟。唯有寻思归计好,黄金装额怕春深。
落叶。清代。李宪噩。落叶溪头路,昼阴寒鸟喧。独来亭上立,迢递见东原。寂寂残秋换,凄凄风景翻。应知垄头树,昨夜染霜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