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古云山积,江明日色饶。霜融木更落,野静路堪遥。
冠盖行相望,干戈气未消。伤心弄兵者,汝业本渔樵。
云山渡。明代。李梦阳。渡古云山积,江明日色饶。霜融木更落,野静路堪遥。冠盖行相望,干戈气未消。伤心弄兵者,汝业本渔樵。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李梦阳。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关东我朝兴王地,此中自多非凡人。今读理斋爱吟草,风雅忠义两彬彬。
忆我昔充西川使,将军将兵正如云。理斋随营司粮饷,敛放无差职克勤。
瑶峰王少京兆以常理斋州牧爱吟草殉节录属题词因赋七古一首。清代。刘秉恬。关东我朝兴王地,此中自多非凡人。今读理斋爱吟草,风雅忠义两彬彬。忆我昔充西川使,将军将兵正如云。理斋随营司粮饷,敛放无差职克勤。维时官是西充令,保迁崇庆牧州民。任事勇往不辞劳,正是当日疏中言。岁月忽忽己逝矣,兹复见之于简端。理斋死时子尚少,事文那得至今传。昔藉同年为作状,今有同乡为布宣。爱吟草与殉节录,刊刻分送数万千。同乡门第更高峻,佐理京兆斯文官。督学后进日蒸蒸,尤眷旧好不忍湮。洵哉关东非凡地,即此可知人多贤。
还东野诗。宋代。王令。吾於古人少所同,惟识韩家十八翁。其辞浩大无崖岸,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此老颇自负,把人常常看。于时未尝有夸诧,只说东野口不乾。我生最迟暮,不识东野身。能得韩老低头拜,料得亦是无量文章人。前日杜子长,借我孟子诗。三日三夜读不倦,坐得脊折臀生胑。旁人笑我苦若是,何为竟此故字纸。童子请我愿去烧,此诗苦涩读不喜。吾闻旁人笑,叹之殊不已。又畏童子言,藏之不敢示。奈何天下俱若然,吾与东野安得不泯焉。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 其十一。元代。陈颢。不为三径荒,决志亦念归。归来身我有,悟昨事皆非。晨兴出门去,放迹信杖藜。寻壑既窈窕,经丘复逶迤。于焉乐吾乐,舍此复何之。
碧嶂青江路。近重阳、不寒不暖,不风不雨。杜宇花残银杏过,犹有秋英未吐。但日对、南山延伫。碧落仙人骑赤鲤。渺风烟、不上瞿塘去。来伴我,宛陵住。
西风画角高堂暮。炙银灯、疏帘影里,笑呼儿女。爷作嘉兴新太守,囝拜鹗书天府。况哥共、白头相聚。天分从来钟至乐,更谁思、野鸭鸳鸯语。提大斗,酌寒露。
贺新凉(宣城寿季永弟)。宋代。吴泳。碧嶂青江路。近重阳、不寒不暖,不风不雨。杜宇花残银杏过,犹有秋英未吐。但日对、南山延伫。碧落仙人骑赤鲤。渺风烟、不上瞿塘去。来伴我,宛陵住。西风画角高堂暮。炙银灯、疏帘影里,笑呼儿女。爷作嘉兴新太守,囝拜鹗书天府。况哥共、白头相聚。天分从来钟至乐,更谁思、野鸭鸳鸯语。提大斗,酌寒露。
贺兰先生诗同陈恬叔易和节度使王汉忠韵。宋代。李廌。狭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