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色何所似,黛玉空人心。可道清见底,龙蟠不在深。
开先寺五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潭色何所似,黛玉空人心。可道清见底,龙蟠不在深。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李梦阳。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扬州四首 其四。清代。牛焘。南渡烟花百战馀,炀王曾此驻征车。□兵孰与荒游乐,也要芜城作帝居。
次韵思睿见寄。宋代。杨时。圣贤千古愧难攀,力学方忧敢自閒。顾我久抛声迹外,惭君犹挂齿牙间。平生拙计心长在,解带高风志未还。捧檄于今非得已,漫劳魂梦绕溪山。
送止言澹归两公先入栖贤。明代。释今镜。俱出烽烟外,深山随所之。溪声初洗耳,雪色动扬眉。草没安禅稳,人稀乞食迟。茅茨宽结构,待我隔秋期。
凯歌五首 其三。明代。边贡。虎豹鲸鱼一夜擒,湖南湖北动欢心。论功宜并衡山峻,比德还同汉水深。
录诸作竟四叠。近现代。胡雪抱。高僧往矣道其微,微此良俦谁与归?尘梦秋惺思翠岫,客程春暖忆蟂矶。斑斑石竹低迎帽,历历藤花软拂衣。旧有雄文泣山鬼,林泉成癖命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