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泾县道中。清代。刘权之。绿影埋天地,濛濛望不穷。路随青嶂合,径入碧云通。野鹭栖烟白,山花夹路红。衣衫疑暗湿,出没翠微中。
如梦令 荷花。清代。许德蘋。落日亭亭烟暮。一棹出花迷路。听唱采莲歌,声在鸥波深处。沙渡。沙渡。香梦好圆鸳鹭。
梅花六首 其六。宋代。赵蕃。全树婆娑夥匪奢,数枝纤瘦少尤佳。春风上苑吾何泰,落月孤村汝自嗟。定论要为尘外物,细看那是世间花。不然山谷能诗老,曷与山矾计等差。
题眉岭方池。宋代。曹确。西蜀峨嵋谁为移,灵根元窍凿何时。烟霞欲暮胭脂冷,云雨初收青黛施。天净尘霾开古镜,晓寒星斗落残棋。江湖襟带全形胜,风动于今民物熙。
临江仙 参加市政协会议后感赋。近现代。刘永济。长恨此身无著处,而今识得真源。一条大道直如弦。云开天广阔,风定海平安。谁道人生难再少,此言我爱苏仙。清时万景共鲜妍。生香花不断,乐意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