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无崇朝,青苔助岩险。四泄安可求,山僧只指点。
兴来身命微,危磴几欲犯。童仆进苦规,同游亦讥贬。
虑深胆易慑,计阻心竟歉。胜事忽若吞,清眠梦如魇。
辰餐动归策,临瞰势已俨。萝葛疲攀缘,荆榛费诛斩。
蹠石愁足跌,蹲泥任衣染。下望五白龙,遥遥竞腾闪。
游五泄六首 其四 第一泄。明代。陶望龄。山雨无崇朝,青苔助岩险。四泄安可求,山僧只指点。兴来身命微,危磴几欲犯。童仆进苦规,同游亦讥贬。虑深胆易慑,计阻心竟歉。胜事忽若吞,清眠梦如魇。辰餐动归策,临瞰势已俨。萝葛疲攀缘,荆榛费诛斩。蹠石愁足跌,蹲泥任衣染。下望五白龙,遥遥竞腾闪。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陶望龄。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理旧稿偶成。明代。邹元标。少年奇气颇峥嵘,中岁蹉跎短鬓生。著述漫言窥二酉,谭玄空自守三庚。雕虫篆刻非吾事,覆瓿藏山亦世情。徙宅欲巢衡霍顶,春来驱犊带云耕。
陪李舜咨登悯忠寺阁。元代。赵秉文。日月缠双栱,风烟纳寸眸。云山浮近甸,宇宙有高楼。鸟外馀残照,天边更去舟。登临有如此,况接李膺游。
沐浴罢趋局,幽居愁杜门。重登帝子楼,哭吊诗人冤。
凭栏参井天,隐几西南坤。冬深一水瘦,岁晚千山髡。
十月十八与舍弟登越王楼便道趋开元寺上天池得句满纸颠倒杂乱几不可读明日诠次成二十二韵。宋代。唐庚。沐浴罢趋局,幽居愁杜门。重登帝子楼,哭吊诗人冤。凭栏参井天,隐几西南坤。冬深一水瘦,岁晚千山髡。丰稔遍川陆,太平到鸡豚。江城水颓雉,市瓦尘迷鸳。坐对仙云宫,祗隔斜阳村。楼台白水外,松柏苍云屯。天垂望羌山,雪汁融朝暾。谁为四方些,招此千岁魂。便道访古寺,策杖寻灵源。上到山椒穷,转觉天池尊。行疲犬马力,下视乌鸢翻。不应水性高,疑有神物喷。肯随秋涨落,况逐夏潦浑。潜通八角井,散入千家盆。渔村唤欲应,钓石谅犹温。似闻扣船歌,想见持竿蹲。吾曹本山林,朝衣裹狙猿。只应适野车,便作忘忧萱。诗兼巧拙对,酒杂醇醨吞。阍吏况解事,不妨尽馀樽。
得子侄书。唐代。喻凫。远书来阮巷,阙下见江东。不得经史力,枉抛耕稼功。雁天霞脚雨,渔夜苇条风。无复琴杯兴,开怀向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