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
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栖贤寺。清代。王士祯。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野衲喜客来。欣然设茗粥。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王士祯。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洞庭。宋代。李焘。镜面千顷阔,修眉一带横。湖深有龙蛰,山静少人行。似与真仙约,都无世俗情。鸟啼猿叫歇,轩乐有余声。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禊亭。宋代。苏轼。曲池流水细鳞鳞,高会传觞似洛滨。红粉翠蛾应不要,画船来往胜于人。
行香子二首 其二。清代。王时翔。玉刻香锼。山翠云稠。论兰闺、定占千秋。花阶蹑影,绣箔回头。但聆娇音,窥笑靥,接清眸。莫莫休休。有愿难酬。未须谐、鲽枕鹣裯。疏帘小槛,月澹风柔。待近随肩,轻把袂,细言愁。
次秀野杂诗韵 其二。宋代。朱熹。闻道兵厨盛,春泉响臈篘。定知盈榼送,不待扣门求。沆瀣应难比,茅柴祇自羞。病身从法缚,好客为公留。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唐代。苏颋。朝望莲华岳,神心就日来。晴观五千仞,仙掌拓山开。受命金符叶,过祥玉瑞陪。雾披乘鹿见,云起驭龙回。偃树枝封雪,残碑石冒苔。圣皇惟道契,文字勒岩隈。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 其四。宋代。刘一止。翠峰欲并眉妩,艳蕊难争脸红。昔日寒年枯木,何如此个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