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既策马,天弧亦直狼。中夜视北辰,九野何茫茫。
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
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咏史 其一。清代。顾炎武。王良既策马,天弧亦直狼。中夜视北辰,九野何茫茫。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次韵升师见招 其一。宋代。释道潜。老去年光知几寻,无端华发苦相侵。独怜碧眼平生旧,未改青松一寸心。欲扣禅关当岁晏,肯愁溪路隔云深。相逢试探梅花信,应有香须擢碎金。
和陈提举喜雨。宋代。阳枋。秋欢何繇达灏穹,秋成恐堕涉茫中。五龙偃塞藏深庙,六佛慈悲会一宫。帝勅名山诸沿闭,醮开太乙独函通。应怜赤子车中鲋,为激西江遍处同。
和鲍辇七夕四绝 其四。宋代。李昭玘。一水盈盈会合难,古今云路暂来还。几多灵鹊成桥去,独有栖乌月底閒。
送王棫。宋代。王崇拯。渭城杨柳已青青,强住行人听渭城。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州照眼明。若立螭头借前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同崔太史张侍御饮周都阃亭子。明代。何景明。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队回。碧沙沾细雨,白日映轻雷。已并花边骏,难孤竹下杯。良宵可乘兴,归骑莫频催。
追忆征西幕中旧事四首 其四。宋代。陆游。关辅遗民意可伤,蜡封三寸绢书黄。亦知虏法如秦酷,列圣恩深不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