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阁云窗杳去踪,月明中妇画堂空。清宵未必无惆怅,咫尺鹰须直万重。
香烛有光秋正永,孤颦一掩思何穷。蜀山梦断金鹅冷,流恨熏衣晓夜风。
屏风。清代。曾习经。雾阁云窗杳去踪,月明中妇画堂空。清宵未必无惆怅,咫尺鹰须直万重。香烛有光秋正永,孤颦一掩思何穷。蜀山梦断金鹅冷,流恨熏衣晓夜风。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曾习经。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题勇老退居院。宋代。王安石。道人投老寄山林,偶坐翛然洗我心。梦境此身能且在,明年寒食更相寻。
破阵子·粤西春日。清代。黄之隽。戊夜明蟾窥室,午雯阳艳烘庭。见惯西南天漏雨,难得今朝春放晴。闷怀稍减轻。笑靥对开芳蕊,娇歌一弄流莺。如此韶华如此过,空费天公一片情。惹人春恨生。
物候。清代。王润生。秋分斫早谷,寒露斫晚稻。寒露无青禾,霜降一齐倒。小暑一声雷,四十五日到黄梅。小暑一条吼,拔下黄秧种赤豆。
颂古四首 其三。宋代。释昙贲。带雪含霜半倚篱,横斜影里露仙姿。前村昨夜春来了,竹屋老僧犹未知。
登三茅峰望太湖。近现代。冯振。昔闻太湖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天际浮。烟波浩荡渺无极,一望可以销百忧。我生山水以为命,穷奇极险恣探求。直从西粤携杖屐,万里欲作具区游。褰衣高登三茅顶,下视湖水碧如油。长天杳杳飞鸟没,云帆片片翔轻鸥。青螺绵缀忽远近,三山飘荡如欲流。琪花瑶草可望不可即,斜对苍翠浮鼋头。平生岂信不死药,对此径欲凌沧州。传闻昔有鸱夷子,霸越功成轻列侯。一朝偷载西施去,五湖烟水泛轻舟。我今牢落亦何恋,闲云野鹤心悠悠。怅望佳人在何许?一笑便欲三年留。烽烟其奈满南国,弥望杀气无时收。沙虫猿鹤谁敢保,海鸥已是惊戈矛。山林避世古亦有,桃源路绝寻无由。归来且饮一杯酒,今夜有月当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