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
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
三祗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
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
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
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
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
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大圆智镜。宋代。释印肃。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三祗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满江红 端阳感成。清代。沈善宝。死别生离,半年内、肝肠寸裂。数恨事、菱花萎露,荆枝压雪。痛泪挥残千点雨,孤怀映彻三更月。望霜帏、何处觅慈云,悲无极。天中序,蒲榴节。思去岁,伤今日。记西湖竞渡,命题援笔。彩线教搓长命缕,霞觞曾晋延年席。剩孤儿、孑影奠杯羹,空呜咽。
读严光传二首。宋代。刘克庄。一栖岩壑一冲霄,冠履联翩建武朝。招得故人来话旧,也呼文叔作唐尧。
悲歌。唐代。白居易。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 其二。宋代。苏辙。捲衣换斗酒,欲饮月明中。坐看浮云合,遥怜四海同。清光知未泯,来岁尚无穷。且尽樽中渌,高眠听雨风。
秋蕊香 题方小宁君《心痕,梦痕》。近现代。刘斯翰。心画心诗如水,微日冷秋清吹。百年风雨空垂美,触忤愁人无寐。京华旧梦凭谁记。光影坠,蕊香四合绿阴里。心事如君有几。
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 其七。明代。边贡。每逢朝客转惊神,北望长安几侧身。紫禁烟花夹城柳,别来今已十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