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阁知君乐事多,唱酬从此仿鸥波。何须更学新眉样,相对双山写翠蛾。
寄怀少蓝姊。清代。严澄华。绣阁知君乐事多,唱酬从此仿鸥波。何须更学新眉样,相对双山写翠蛾。
严澄华,字稚芗,桐乡人。顺宁知府廷珏女。有《含芳馆诗草》。...
严澄华。严澄华,字稚芗,桐乡人。顺宁知府廷珏女。有《含芳馆诗草》。
戏咏高节亭边山矾花二首。宋代。黄庭坚。高节亭边竹已空,山矾独自倚春风。二三名士开颜笑,把断花光水不通。
【双调】庆东原 春思垂杨径。元代。张可久。春思垂杨径,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风摇翠裙,香飘麝尘,花暗乌云。千里意中人,一点眉尖恨。
馀干登眺有怀 其一。宋代。赵蕃。溪山得意竟忘归,岁月飘零两鬓稀。祇有裴回与搜句,老无笔力愧传衣。
水调歌头 其四 听歌有感。清代。况周颐。侬亦三生杜牧之。多情何事误芳期。最伤春处送秋时。少日骢嘶芳草路,东风莺啭上林枝。而今真个隔天涯。
次陈秉常见寄韵 其二。明代。吴琏。爱作山翁懒作官,远书珍重示心肝。舞雩童冠春风暖,剡曲舟航夜雪寒。投老喜逢尧日月,教儿应习鲁衣冠。何时一赴珠江约,粗粝相忘日笑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