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渐紧。对暮天杳霭,云意低暝。倦羽催归,迢递烟程,凄凉说与秋景。
寒山占断相思路,盼不到、书题斜整。怅玉楼、缥缈香深,合是酒消人醒。
还忆长门影暗,怨啼似诉语,封泪鸳枕。渭水波声,几点斜晖,换了唐宫金镜。
苍茫别下汀洲去,任瑟瑟、秋江淘尽。更那知、梦稳霜葭,自有寒心难省。
疏影 题伯沆师孤雁图。近现代。陈方恪。西风渐紧。对暮天杳霭,云意低暝。倦羽催归,迢递烟程,凄凉说与秋景。寒山占断相思路,盼不到、书题斜整。怅玉楼、缥缈香深,合是酒消人醒。还忆长门影暗,怨啼似诉语,封泪鸳枕。渭水波声,几点斜晖,换了唐宫金镜。苍茫别下汀洲去,任瑟瑟、秋江淘尽。更那知、梦稳霜葭,自有寒心难省。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题石宪使慈寿堂。明代。吴与弼。西山淑气蔼蓬莱,华馆春风寿域开。信是深功由我积,固应馀庆自天来。兰阶綵绣荣南服,锦巷珠玑应上台。疏薄岂胜膺授简,日同黎庶仰崇台。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唐代。李峤。杪冬严杀气,穷纪送颓光。薄狩三农隙,大阅五戎场。菜田初起烧,兰野正开防。夹岸虹旗转,分朋兽罟张。燕弧带晓月,吴剑动秋霜。原启前禽路,山萦后骑行。云区坠日羽,星苑毙天狼。礼振军容肃,威宣武节扬。神心体殷祝,灵兆叶姬祥。幸陪仙驾末,欣采翰林芳。
山寺老僧。唐代。李洞。云际众僧里,独攒眉似愁。护茶高夏腊,爱火老春秋。海浪南曾病,河冰北苦游。归来诸弟子,白遍后生头。
归自真州道中用前韵简诸故人。宋代。章甫。閒愁生旅怀,薄酒安能陶。篮舆赴归期,历历山路高。风雨道旁憩,倏然思故交。官闲相聚首,怀我登顿劳。辩论杂嘲谑,诗词兼雅骚。人生几何时,容易生二毛。方今天子圣,登用皆夔臯。愿君各努力,去矣道群豪。我生苦畏事,屏处如逋逃。纵复技痒存,敢念麻姑搔。
金阊送别图。明代。唐寅。金阊杨柳麦尘丝,又送吾儿上路岐。若到长安见知己,为言贫甚转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