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时难,别时易。十九不如意。心在天涯,人在绿阴里。
晚来暗雨檐前,潇潇滴滴,又滴尽、更残漏坠。
未成寐。近日多少相思,问侬还问你。雾重寒轻,两地甚滋味。
几时双宿双飞,莼边弄笛,同领略、五湖烟水。
祝英台近。近现代。陈衡恪。见时难,别时易。十九不如意。心在天涯,人在绿阴里。晚来暗雨檐前,潇潇滴滴,又滴尽、更残漏坠。未成寐。近日多少相思,问侬还问你。雾重寒轻,两地甚滋味。几时双宿双飞,莼边弄笛,同领略、五湖烟水。
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陈衡恪。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广固行。清代。郭书俊。铜驼夜泣典午绝,纷纷逐鹿金瓯缺。五湖争起作夭矫,鱼羊食人日流血。前燕已灭后燕亡,豪杰屈指范阳王。长河冰结亦天意,囊括三齐制东方。玉玺一纽为天子,驱策群雄如臂指。敢说中兴夏少康,国事粗能得料理。阿超远自秦中来,少小流离剧可哀。太息妍皮裹媸骨,豚犬儿郎真不才。黄屋坐袭大宝位,亲臣重臣多猜忌。苦将劓刵复肉刑,如何人命等儿戏。轴辘百道下中原,万马无声夜窥边。天险坐弃不能守,神兵已过大岘山。寄奴夜掘五龙口,山河破碎君臣走。执手流涕魏夫人,南燕帝业成何有。宿草荒烟落日昏,惊沙灭没故垒存。英雄割据长已矣,至今啼鸟怨公孙。
初秋闲记园池草木。宋代。范成大。醉怜金琖齐侧,卧看玉簪对横。腥水留灌茉莉,结香旋薰素馨。
秦对岩宫谕七十 其二。清代。陆楣。凤谷重开绿野堂,韶年清望起鹓行。共惊海内声华早,自爱山中日月长。诗卷钓船春水曲,茶烟禅榻雨花香。游人那识闲居意,但指红楼与画廊。
过从礼。宋代。赵蕃。崖壁怒开张,盆山草木苍。高深类盘古,琐细亦禅房。雨润画粘壁,风微书散床。小留谈不恶,而我病成妨。
黄陵道中与郭筠仙太史同年别。清代。江忠源。我入豫章城,势危如累卵。千钧拌一掷,此生分不免。故人邹与郭,建义集楚产。先后赴重围,吾死获少缓。谁知险方出,逆焰倏西燀。巍巍半壁山,孰使豺虎满。坐令长江险,千里失扃管。赴救既惭迟,周防尤愧晚。艰虞襄汉深,辛苦蕲黄远。死生寄戎马,性命实危浅。郭侯忽告别,临歧重缱绻。道途有荆榛,何乡是夷坦。凉秋风雨多,中夜离愁绾。来生会有期,今生各黾勉。